红楼梦
红楼梦:提供名著红楼梦赏析读后感感想评论人物资料关系介绍在线阅读欣赏
-
发表日期:2014-01-18 13:23:19 贾母为何力主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合?
事实上,如果找到了贾母力主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合的理由,其实也就找到了贾母反对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合的原因,因为这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可以互证的。因此,本文的效果,实际上是一举
-
发表日期:2014-01-18 13:19:40 薛宝钗到底有多“厚道”?
在众多红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眼里,林黛玉的小心眼是与薛宝钗的厚道形成鲜明对比的。但是,在我看来,认为薛宝钗厚道的朋友,同样是出自一种误读。 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薛宝钗非常善于嫁祸于人。 小说第
-
发表日期:2014-01-18 13:16:33 《红楼梦》中贾府的真正靠山是谁?
在小说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已经有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说法,说贾府已经显露衰败之相了。但是,我们看小说中的叙述,尤其是前八十回,贾府还是气象万千的,不仅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且颇有
-
发表日期:2014-01-18 13:00:19 贾母为何如此疼爱林黛玉?
从小说开始,我们就看到贾母待林黛玉非同一般,不仅直接把迎春、探春以及惜春三个贾氏的正宗孙女比下去了,而且几乎是跟宝玉平起平坐的。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除了贾宝玉外,林黛玉是唯一被贾母称为心
-
发表日期:2014-01-17 12:26:06 林黛玉果真是“小心眼儿”吗?
在《红楼梦》的阅读以及研究中,一个最大的误读,恐怕就是关于林黛玉小心眼儿的结论,应该说,即使到现在,这个结论还是很有市场的。然而,很遗憾,我只能说这些读者和研究者就像贾府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上
-
发表日期:2014-01-17 12:18:59 王夫人是如何“挤兑”林黛玉的?
很显然,王夫人因为一心要促成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事,是不可能喜欢林黛玉的。不喜欢也倒罢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打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她就开始了对林黛玉的折磨。我甚至敢这样说,如果没有贾母,林
-
发表日期:2014-01-17 12:14:26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果真是“菩萨心肠”?
《红楼梦》中的女性,信佛的不少,可是真正吃斋念佛的,却只有贾宝玉的母亲、贾政的妻子王夫人。那么,王夫人果真就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吗? 在我看来,却是未必。如果说金玉良缘的阴谋从她个人的角
-
发表日期:2014-01-17 12:04:49 《红楼梦》中贾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在拙文《《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金玉良缘》中,我已经说过,高鹗后四十回续本最大的败笔之一,就是把贾母写成了金玉良缘的支持者。而我这样说,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在宝玉和黛玉的爱情遭受金玉良缘危
-
发表日期:2014-01-17 11:56:05 为刘心武先生的红学研究纠正一个错误
应该说,刘心武先生的红学研究还是具有很多独到之处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刘先生在论证贾宝玉和薛宝钗是无性婚姻的观点时,所举的证据。也即乾隆时期的一个名为富察明义的御马官,据
-
发表日期:2014-01-17 11:30:44 薛宝钗为何“落选”?
关于薛宝钗的未来,薛家是有规划的。首先是进京待选,或聘选嫔妃,或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希望宝钗走大表姐元春的道路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其次,才是和贾府联姻。应该说,对于丈夫(父亲)早亡的薛家,
-
发表日期:2014-01-17 11:22:45 《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解“金玉良缘”
在拙文《 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里说到,所谓的金玉良缘就是王夫人、薛姨妈这对王家的姐妹为结成儿女亲家的目的而策划的一起阴谋,参与者还有薛宝钗、莺儿以及周瑞家的。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人的
-
发表日期:2014-01-17 11:15:25 “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如果说真的有金玉良缘的话,那么,以曹雪芹的行文习惯以及薛宝钗的重要程度,是应该在介绍薛宝钗的时候就提到的。事情的可疑之处就在于,发生在现实之中的金玉良缘不做任何交代,而虚幻的木石前盟则被曹
-
发表日期:2014-01-17 10:52:49 《红楼梦》散失犹如维纳斯断臂
在古老的中国,曾经诞生过一部小说:《红楼梦》。即便横亘古今,它也是文学乃至文化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它可以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奇幻的石头,木石前盟,还泪神话,太虚幻
-
发表日期:2014-01-16 13:37:13 贾府后来“中兴”了吗?
在红学研究中,贾府中兴的责任一般都是算到高鹗头上。因为在后四十回的续本里,他不但让贾宝玉和贾兰同时中了举人,而且,还为贾宝玉和薛宝钗杜撰了一个儿子贾桂,并借甄事隐的口,勾画出一个兰桂齐芳的
-
发表日期:2014-01-16 13:29:13 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是无性婚姻吗?
近来轰动一时的刘心武红学研究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新颖的结论,那就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以后是没有性生活的。果真如此吗? 我们来看刘先生的论据:一是二人无子,所谓贾桂纯属高鄂等人杜撰;二是当时一位可
-
发表日期:2014-01-16 13:25:38 揭秘薛宝钗的结局
关于《红楼梦》中除林黛玉以外另一个重要女子薛宝钗的结局,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终生守寡;有的说忧郁而死;有的说给贾宝玉生了个儿子象嫂子李纨一样辛辛苦苦抚养儿子成才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
-
发表日期:2014-01-16 13:13:34 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高鹗的后四十回续本里,林黛玉是病死的。而且,是听着贾宝玉婚礼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欢庆之声、心痛与疾病交加而气绝身亡的。在死前,她还悲愤的焚烧了与贾宝玉传情的诗帕,以示绝情。应该说,这个结局还
-
发表日期:2014-01-16 13:08:43 《红楼梦》书名辨析
红学界普遍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所作的这部旷世杰作最为恶俗的一个名字。确实,在小说曾经有过的不同的书名中,这是唯一没有得到过作者首肯的,而且是后人改的。最早提起《红楼梦》这个名称的是在脂
-
发表日期:2014-01-16 13:00:20 贾宝玉为何是“古今第一淫人”?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称贾宝玉为古今第一淫人。这个结论不仅令贾宝玉吃惊,可能也会令大多数读者吃惊。但是细细想来,其实这个定位是非常准确的。 首先,贾宝玉是一个出色的
-
发表日期:2014-01-16 12:55:59 《红楼梦》“四春”新解
在洋洋大观的红学研究中,关于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的评论,有一种谐音的解释,那就是四个女子的名字叠加起来为:原应叹息,寓示着这四个女子可悲可叹的命运。这种解释很有道理。可是,从现代阐释学的
-
发表日期:2014-01-16 11:34:10 王熙凤如何“送白骨”“卧鸳鸯”?
因为版本差异的关系,很多朋友告诉我,也有的版本是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批语是说黛玉、晴雯一干人,而如何两鬓又成霜?批语是说宝钗、湘云一干人的。还有的朋友告诉我,他看到的版本是昨日黄土陇头送白
-
发表日期:2014-01-16 11:27:58 林黛玉如何又“脂正浓、粉正香”?
关于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一段,有一种版本的批语,认为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是指的:黛玉、晴雯一干人,而如何两鬓又成霜?说的是:宝钗、湘云一干人。这样就通了。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确实是通了
-
发表日期:2014-01-15 17:43:14 《红楼梦》好了歌注解那些迂腐而可笑的批语
我发现,就是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批语,就有说不完的话题。我觉得,总体来讲,除眉批有较高的艺术性之外,那些穿凿附会,说那句是某人指什么的,大多显得迂腐而可笑,不会是脂砚斋或者畸芴叟的批
-
发表日期:2014-01-15 17:36:21 《红楼梦》好了歌注解批语梳理
前面对甄士隐注解《好了歌》的批语基本上是逐条进行了梳理。先不管这些批语是不是脂砚斋或者畸芴叟批注的,或者那些是那些不是?这些都已经很难考证了,不管谁批注的,我现在只关心这些批语合理不合理。
-
发表日期:2014-01-15 17:28:24 谁是《红楼梦》里最爱做官的人?
小说第一回甄士隐关于《好了歌》的注解,一句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批语云:贾赦、雨村一干人。我以为不妥,贾雨村可以这么说,贾赦可是毫无功名之心的(参见拙文 红楼梦里贾赦如何因嫌纱帽小 )。 那
-
发表日期:2014-01-15 17:23:01 《红楼梦》里贾赦如何“因嫌纱帽小”?
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还有一个疑点。 在说到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时,批语曰:贾赦、雨村一干人。 说贾雨村倒没什么,但是说贾赦就有些不妥了。 第一,整部小说至少前八十回,虽然说贾赦
-
发表日期:2014-01-15 14:37:16 《红楼梦》里谁做了强盗?
我知道,在我否定了柳湘莲后来做了强盗的观点之后,我必须说出来,那么,到底是谁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这个问题,其实很早以前我就解决了。我以为,八十回以后做了强梁的,还是贾氏子弟,而这个人
-
发表日期:2014-01-15 14:33:18 《红楼梦》之谁是拐卖巧姐的“奸兄”?
关于拐卖贾琏和王熙凤女儿的巧姐的狠舅奸兄。狠舅就是王熙凤的哥哥王仁,王仁者,忘仁或者枉人也。意思是说忘记了仁德的人是枉为人的。这是没有异议的。 而关于奸兄,则历来众说纷纭,自高鹗后四十回续本
-
发表日期:2014-01-15 14:29:32 《红楼梦》里柳湘莲真的做了强盗?
按照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时的批语,柳湘莲是做了强盗的。原文如下: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 批语:柳湘莲一干人。 ) 后人学者往往根据这条批语,认定八十回后,柳湘莲落草做了强盗。 但是,
-
发表日期:2014-01-15 14:23:54 《红楼梦》里是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今天要说小说第一回甄士隐注解《好了歌》那一段的批语中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把前面的捋顺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批语:宁、荣未有之先。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