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果找到了贾母力主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合的理由,其实也就找到了贾母反对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合的原因,因为这两个问题在某种程度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可以互证的。因此,本文的效果,实际上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首先,薛家的“失德”会连累贾家。
薛蟠的胡作非为使他在送妹妹薛宝钗进京“待选”的时刻依然惹出一场人命官司案,和这样的家庭联姻,是要冒很大政治风险的。尤其是已经把荣辱兴衰完全寄托在“贤德妃”贾元春身上的贾府。我们知道,贾府的三个当家男人都不太成气候,世袭了爵位的贾珍和贾赦都是混帐不成器的东西,稍微能干一点的贾政由于要从底层干起官职也不高,只是个副厅级干部(见拙文《《红楼梦》中贾府的靠山是谁?》)。因此,贾府是凭借历来“有德之家”的名声和贾元春的“德才表现”才得以和当今皇上沾上亲戚关系的。因此,任何“失德”的胡作非为都有可能对贾府的地位产生不良影响。而薛家,在薛父早亡,薛蟠胡闹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任何“德才表现”的。薛宝钗才因为哥哥的胡闹而“落选”( 见拙文《薛宝钗为何“落选”?》),贾府岂会不有所顾忌。可以肯定的是,反对和薛家结亲的,不止贾母一人,应该还有贾政。而这是为“短见”的王夫人所看不到的。应该说,贾母的选择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
其次,从当时的情况看,“王家”的势力其实已经几乎完全渗透到了荣国府。
贾母主张宝玉和黛玉结婚,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极端的疼爱林黛玉,也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本人的性格及其价值取向,其实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阻挠王夫人企图全盘控制荣国府的企图。王夫人是贾政的妻子,而她的侄女王熙风是荣国府长房长孙贾链的妻子,也就是说,荣国府实际的“内当家”的已经是清一色的“王家人”了。如果宝玉再娶了薛宝钗,表面上宝钗是薛家人,但其实还是王夫人的侄女,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王家人”。诺大一个荣国府的儿子辈和孙辈,竟然有三个“王家人”作媳妇,这样的局面,是贾母不愿意看到的。一来显得好像贾家人都找不到好女孩了,只能找王家的;二来也过于彰显王家的势力了;三来王夫人的权势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大,甚至威胁到贾母的地位。从贾母的角度,她当然愿意用与自己有亲密血亲关系的林黛玉来抵消王夫人的“权力扩张”。
第三,薛家退而求其次选择宝玉也是贾母不能容忍的。
谁都知道,贾宝玉是贾母引以为豪的孙子,而他并不是薛家结亲的首选,拙文《薛宝钗为何“落选”?》已经说过,薛宝钗的第一目标是像贾元春那样进入皇宫成为皇帝身边的人,以图光宗耀祖。只是第一目标落空才想到了贾宝玉,就好像是退而求其次一样,这是贾母不能够忍受的。
第四,贾母要为林黛玉的未来考虑。
贾母确实疼爱林黛玉,这一点,拙文《贾母为何如此疼爱林黛玉?》已经有过具体的阐述,贾母疼爱林黛玉,当然就必须为林黛玉的未来考虑,在她看来,要让自己的外孙女不受气、幸福,宝玉是可以托付终生的最好人选。贾母一生最为牵挂的,就是宝玉和黛玉,尤其是黛玉,因为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因此,黛玉的未来早就已经成为老太太的一块心病。而把黛玉托付给宝玉,在贾母看来是最妥当的。一来自己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外孙女有了依靠;二来林家虽然人丁不旺,但有世袭列侯和科举出身的双重名声,于贾府无害而且有益。
第五,宝黛确实具有深厚坚实的感情基础。
由于林黛玉五岁即来到贾府,并且与贾宝玉一起在贾母的庇护下生活,不仅他们二人有极为深厚坚实的感情基础,而且贾母也了解和理解并赞同这种感情(不然早把他们分开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从贾母决定接林黛玉来贾府居住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在为宝黛的最终结合打基础了,让两个小人儿跟着自己“同吃同住”、“耳鬓厮磨”。
第六,薛宝钗表现出来的城府是贾母所不欣赏的。贾母为人开朗风趣热情,她并不喜欢薛宝钗的城府,而且,由于薛宝钗受薛姨妈的指示参与到了“金玉良缘”行动中,更加让贾母对薛宝钗的人品产生了怀疑。而薛宝钗对于金钏之死处理意见,虽然绝密,但以老太太的精明,不可能不有所察觉。这些,都让贾母对薛宝钗抱有戒备心理。
第七,王夫人等对林黛玉逼迫过甚。拙文《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金玉良缘》和《王夫人是如何“挤兑”林黛玉的?》已经说过,以王夫人为首的“王氏集团”以精心策划“金玉良缘”为主线,对懵懂无知、孤苦伶仃而又为贾母深爱的林黛玉威逼折磨过甚,手段过于阴险下作,引起了贾母的“义愤”和“反感”。
在我看来,正是上述原因导致了贾母坚决坚定的站在宝玉和黛玉一边,决心促成他们的婚姻。
首先,薛家的“失德”会连累贾家。
薛蟠的胡作非为使他在送妹妹薛宝钗进京“待选”的时刻依然惹出一场人命官司案,和这样的家庭联姻,是要冒很大政治风险的。尤其是已经把荣辱兴衰完全寄托在“贤德妃”贾元春身上的贾府。我们知道,贾府的三个当家男人都不太成气候,世袭了爵位的贾珍和贾赦都是混帐不成器的东西,稍微能干一点的贾政由于要从底层干起官职也不高,只是个副厅级干部(见拙文《《红楼梦》中贾府的靠山是谁?》)。因此,贾府是凭借历来“有德之家”的名声和贾元春的“德才表现”才得以和当今皇上沾上亲戚关系的。因此,任何“失德”的胡作非为都有可能对贾府的地位产生不良影响。而薛家,在薛父早亡,薛蟠胡闹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任何“德才表现”的。薛宝钗才因为哥哥的胡闹而“落选”( 见拙文《薛宝钗为何“落选”?》),贾府岂会不有所顾忌。可以肯定的是,反对和薛家结亲的,不止贾母一人,应该还有贾政。而这是为“短见”的王夫人所看不到的。应该说,贾母的选择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
其次,从当时的情况看,“王家”的势力其实已经几乎完全渗透到了荣国府。
贾母主张宝玉和黛玉结婚,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极端的疼爱林黛玉,也并不仅仅是因为她本人的性格及其价值取向,其实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就是阻挠王夫人企图全盘控制荣国府的企图。王夫人是贾政的妻子,而她的侄女王熙风是荣国府长房长孙贾链的妻子,也就是说,荣国府实际的“内当家”的已经是清一色的“王家人”了。如果宝玉再娶了薛宝钗,表面上宝钗是薛家人,但其实还是王夫人的侄女,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王家人”。诺大一个荣国府的儿子辈和孙辈,竟然有三个“王家人”作媳妇,这样的局面,是贾母不愿意看到的。一来显得好像贾家人都找不到好女孩了,只能找王家的;二来也过于彰显王家的势力了;三来王夫人的权势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大,甚至威胁到贾母的地位。从贾母的角度,她当然愿意用与自己有亲密血亲关系的林黛玉来抵消王夫人的“权力扩张”。
第三,薛家退而求其次选择宝玉也是贾母不能容忍的。
谁都知道,贾宝玉是贾母引以为豪的孙子,而他并不是薛家结亲的首选,拙文《薛宝钗为何“落选”?》已经说过,薛宝钗的第一目标是像贾元春那样进入皇宫成为皇帝身边的人,以图光宗耀祖。只是第一目标落空才想到了贾宝玉,就好像是退而求其次一样,这是贾母不能够忍受的。
第四,贾母要为林黛玉的未来考虑。
贾母确实疼爱林黛玉,这一点,拙文《贾母为何如此疼爱林黛玉?》已经有过具体的阐述,贾母疼爱林黛玉,当然就必须为林黛玉的未来考虑,在她看来,要让自己的外孙女不受气、幸福,宝玉是可以托付终生的最好人选。贾母一生最为牵挂的,就是宝玉和黛玉,尤其是黛玉,因为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因此,黛玉的未来早就已经成为老太太的一块心病。而把黛玉托付给宝玉,在贾母看来是最妥当的。一来自己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外孙女有了依靠;二来林家虽然人丁不旺,但有世袭列侯和科举出身的双重名声,于贾府无害而且有益。
第五,宝黛确实具有深厚坚实的感情基础。
由于林黛玉五岁即来到贾府,并且与贾宝玉一起在贾母的庇护下生活,不仅他们二人有极为深厚坚实的感情基础,而且贾母也了解和理解并赞同这种感情(不然早把他们分开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从贾母决定接林黛玉来贾府居住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在为宝黛的最终结合打基础了,让两个小人儿跟着自己“同吃同住”、“耳鬓厮磨”。
第六,薛宝钗表现出来的城府是贾母所不欣赏的。贾母为人开朗风趣热情,她并不喜欢薛宝钗的城府,而且,由于薛宝钗受薛姨妈的指示参与到了“金玉良缘”行动中,更加让贾母对薛宝钗的人品产生了怀疑。而薛宝钗对于金钏之死处理意见,虽然绝密,但以老太太的精明,不可能不有所察觉。这些,都让贾母对薛宝钗抱有戒备心理。
第七,王夫人等对林黛玉逼迫过甚。拙文《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金玉良缘》和《王夫人是如何“挤兑”林黛玉的?》已经说过,以王夫人为首的“王氏集团”以精心策划“金玉良缘”为主线,对懵懂无知、孤苦伶仃而又为贾母深爱的林黛玉威逼折磨过甚,手段过于阴险下作,引起了贾母的“义愤”和“反感”。
在我看来,正是上述原因导致了贾母坚决坚定的站在宝玉和黛玉一边,决心促成他们的婚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薛宝钗到底有多“厚道”?
下一篇:薛宝钗到底爱不爱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