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迎来到琪琪文学网,您可以 登陆或者 注册

林黛玉果真是“小心眼儿”吗?

作者: 镜花水月时间: 2014-01-17 12:26阅读: 收藏评论在线投稿
  在《红楼梦》的阅读以及研究中,一个最大的误读,恐怕就是关于林黛玉“小心眼儿”的结论,应该说,即使到现在,这个结论还是很有市场的。然而,很遗憾,我只能说这些读者和研究者就像贾府中的大多数人一样上了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当,他们也顺着这两个人设计的阴谋而顺理成章的给林黛玉扣上了这么一个“讨人厌”的帽子。当然,也可以这样说,就是这些人并没有真正读懂《红楼梦》,也没有读懂林黛玉。
  从小说来看,第一个第一次说林黛玉“多心”的是薛姨妈(见第八回),她说:“你这个多心的,有你这样想,我就没这个心。”大家都知道薛姨妈是“金玉良缘”的另一个主谋,而且是贾府的“客”,由她来说,进退有余,可谓恰当得很。也就是由此开始,林黛玉便开始被人们认为“多心”、“刻薄”而且“小心眼儿”了。
  那么,为什么我认为林黛玉不是“小心眼儿”呢?证据如下: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林黛玉是怎么得到这个“称号”的。
  林黛玉得到这个称号,无非是她经常和宝玉争吵,对薛宝钗冷嘲热讽,以及对下人有时也冷言冷语,而且爱哭、爱寻不开心,因此得了那么一个评语。
  其次,我们应该对林黛玉的上述行为作一个分析。
  一是她和宝玉吵,难道是真正的吵吗?不过是两个人在彼此“试探对方的心”而已。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宝玉和黛玉争吵的本质,我姑且引小说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且说宝玉因见林黛玉又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去吃,不时来问。林黛玉又怕他有个好歹,因说道:“你只管看你的戏去,在家里作什么?”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林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连他也奚落起我来”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若是别人跟前,断不能动这肝火,只是林黛玉说了这话,倒比往日别人说这话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林黛玉听说,便冷笑了两声,“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宝玉听了,便向前来直问到脸上:“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林黛玉一时解不过这个话来。宝玉又道:“昨儿还为这个赌了几回咒,今儿你到底又准我一句。我便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林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上日的话来。今日原是自己说错了,又是着急,又是羞愧,便颤颤兢兢的说道:“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及如今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即如此刻,宝玉的心内想的是:“别人不知我的心,还有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不能为我烦恼,反来以这话奚落堵我。可见我心里一时一刻白有你,你竟心里没我。”心里这意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那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
  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可见你方和我近,不和我远。”那林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为我而自失。殊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如此看来,却都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如此之话,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也难备述。
  我之所以要这样长篇累牍的引文,是因为这段文字对于理解宝玉和黛玉的争吵十分关键,而且,曹雪芹已经说的十分到位了。由此我们也看出,二人争吵,皆因那个无中生有的所谓“金玉良缘”的传闻。一对小儿女,因为太在意对方,又因为有外来的巨大压力,那么争吵就不过是他们试探感情互相了解以及表达感情发泄忧虑和愤懑的形式吧了。如果就以此判定林黛玉“小心眼儿”的话,那么,几乎所有恋爱的姑娘都是小心眼了。
  二是林黛玉为什么对薛宝钗“冷嘲热讽”?正如我在拙文《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中所说一样,尽管薛宝钗不是“金玉良缘”的主谋,但她是参与者和受益者。所谓“金玉良缘”的阴谋,以黛玉的聪明,并非没有察觉。小说第十九回写宝玉和黛玉开玩笑,有这样的记述:“宝玉见问,一时解不来,因问:‘什么‘暖香’?’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宝玉方听出来。”这说明黛玉是感觉到围绕她和宝玉的一些不正常情况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林黛玉对薛宝钗有什么好感是强人所难。在小说第四十五回,黛玉和宝钗和解时,黛玉也明确承认,她之所以对宝钗冷嘲热讽,是因为她觉得宝钗“心里藏奸”,至于宝钗是否曾经“心里藏奸”,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宝钗确实参与过“金玉良缘”的阴谋,并且也曾经嫁祸过林黛玉,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林黛玉对薛宝钗冷嘲热讽是有充分根据的。至于薛宝钗为什么要和林黛玉和解,我在以后的文章将会说到。
  三是林黛玉的刻薄语言因何而出?拙文《王夫人是如何“挤兑”林黛玉的?》已经详细论证了王夫人等对黛玉的折磨,而黛玉的所谓刻薄语言就是在这样被折磨的情况下说出来的。比如小说第七回,薛姨妈要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送宫花给姑娘们,周瑞家的把最后两朵送给了黛玉,而且引起了黛玉的反感,因此说出了“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的话。这话表面上看起来很无理,而且周瑞家的似乎也是顺路送,送到那算那。但其实问题决没有那么简单。一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是违背了贾母对于黛玉的定位的。自打黛玉到贾府以后,宝玉和黛玉就享受明显高别人一等的待遇,而如今,周瑞家的刚好来了个掉个儿,把第一变成了最后。周瑞家的是老在贾府侍候的人了,难道连这点礼数都不懂?如果没有王夫人给她撑腰,难道她敢这样做?二来周瑞家的话明显具有挑逗意味。她说:“各位都有了,这两只是姑娘的了。”在黛玉冷笑发过牢骚之后,只见“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大有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的意思。这显然又是王夫人的主意。如果我们联系起这些情况来分析的话,就可以看出,这哪里是黛玉在耍小姐脾气,而是在作最无谓最软弱的抗争。
  第三,我们应该看看林黛玉在不涉及她和宝玉的感情的时候小心眼儿吗?这里我举四个例子:一是宝玉房里的小丫头佳蕙来送东西,刚好碰到贾母派人送钱过来,林黛玉立即抓两把塞给坠儿,一点没有小家子气,也根本没有什么等级观念。二是晴雯不给她开门的事情,她恼的是宝玉,并不象一般女孩子那样无理迁怒于别人,而且,当宝玉解释清楚后,她也就不追究了。三是妙玉请黛玉宝钗宝玉喝茶,黛玉因问用的是什么水而遭到妙玉的调侃,“黛玉知他生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这说明只要不涉及和宝玉的爱情,林黛玉也是很通情达理的。四是黛玉教香菱学诗,那种随和亲切,根本没有主子奴才的分别,让人读着就感觉到美好和温馨。这说明黛玉性情之温和,待人之可亲,并不比宝钗差到那里去,而与之对比的是薛宝钗不愿意教香菱作诗。仅凭这四个例子,我就可以告诉大家,林黛玉的心眼一点也不小,也不刻薄,而且非常善良。
  第四,我们应该注意到林黛玉的年纪。林黛玉六岁到贾府,薛宝钗十四岁到贾府时,她已经和宝玉两小无猜耳鬓厮磨整整六年了。而且,薛宝钗比林黛玉大两岁。作为这样一个年幼的父母双亡的女孩子,要承受她和宝玉之间真挚的感情,要承受“金玉良缘”的折磨,要承受王夫人的“挤兑”,要承受下人的冷遇,这是一种何等巨大的压力,即使她有一些稍微过激的反应又有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想想,如果是自己处于那种环境会有怎样的反应?是不是比黛玉还要更出色?
  这样看起来,所谓林黛玉心眼小、刻薄的说法就是一种“假象”,一种“金玉良缘”折磨下产生的“假象”。林黛玉对宝玉的小心眼儿,那是爱的表示和对于爱的焦虑;林黛玉对薛宝钗的小心眼儿,那是隐约预感到某种威胁时本能的反应;林黛玉对下人的小心眼儿,那是因为那些下人正在为虎作伥,一点点的折磨她。因此,总的来看,她所谓的种种小心眼之举,其实是一种焦虑的释放(对宝玉),是一种本能的反抗(对宝钗和紧跟王夫人的下人),而当她抛开与宝玉的儿女情长的时候,她是一个非常善良大气的女孩,而且品质高洁,如天山雪莲一般高贵。
  而让曹雪芹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不动声色”的描写竟然导致了一场亘古至今的“误读”,使他心目中的第一圣洁的女孩子成为了一个小鸡肚肠小心眼儿的女孩。曹雪芹先生地下有知,恐怕也会为之深深不安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