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个有点“搞笑”的问题。首先,貌似这无需多说,谁都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还用多问吗?其次,我曾经分析过多个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蓦然回首,才发现竟然忘却了一个最核心的,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感分析。这似乎是受第一个问题影响所致,但其实也不全是。这说明人是多么的满足于已知的东西而不愿去探究无知的东西。我想,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真挚的爱情已经无需怀疑,但探寻一下这种旷世绝伦的爱情的发生机制还是很有好处的,它可以让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也能够反思一下自己所面临的情感和困惑。更何况,我以为,只要深究下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还是很有些特别之处的。不然的话,这份爱情何以称得上伟大而空前绝后呢?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以“青梅竹马”作为基础的。
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林黛玉到贾府的时候应该是7岁左右,而贾宝玉大林黛玉1岁,应该是8岁左右,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就是从这个年纪开始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而这个年纪,正是所谓“青梅竹马”的年纪。而从二人相见的情形来看,好感和相互欣赏在一见面就显露出来了。一般来说,这种自小就相知相惜而培养起来的感情是比正常的感情要深厚得多的。
其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
大家一定记得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小说虽然没有很明确说两人一见钟情,毕竟年纪尚小,但彼此的好感是确实无疑的了。林黛玉见到贾宝玉时是“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而贾宝玉则更加直接,马上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并进一步解释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后来,贾宝玉还因为林黛玉没有玉而撒气砸玉,表现出了强烈的想和林黛玉一摸一样而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的心情。这种感情,对于他们那种七八岁的年纪,其实就已经是一见钟情了。
第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爱情。
贾宝玉其实是一个多情的人,对很多女孩子表达过好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最牵挂的始终是林黛玉,为什么?除了青梅竹马和一见钟情以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两人的思想认识是高度统一的,都是有“出世倾向”的,都对当时的政治经济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厌倦和反感。这就是当史湘云劝贾宝玉要好好读书时贾宝玉生气撵她走,并称赞林妹妹从来不会说这种混账话的原因。有一见钟情的欣赏,有青梅竹马的感情,再有志同道合的价值取向,这样的爱情还会有什么裂痕呢?
第四,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志同道合”是有历史渊源的。
如果我们细细考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父亲贾政和母亲贾敏的情况,就会发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这种感情是有历史渊源的。所谓“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其实,是因为这个儿子或这个女儿继承了父亲和母亲太多的东西,包括情感取向。
先看关于贾政的描述,有这么一些话:“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且素性潇洒,不以俗事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
这些并不起眼的描写其实在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今日的贾宝玉其实就是过去的贾政。贾宝玉的善良、贾宝玉的喜欢琴棋书画、贾宝玉喜欢诗酒放诞、甚至贾宝玉的唯美倾向都是从他老子贾政那里继承过来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反推出当初贾政年轻时的情形了。
再看关于贾敏的描述:“怪道我这女学生(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度其母(贾敏)不凡,故生此女,今知为荣府之外孙,又不足罕矣!” “这黛玉尝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这两段话对于贾敏的描述比贾政更加简略,但还是可以看出,一是林黛玉的不凡是继承了母亲贾敏的不凡,而这“不凡”就包括了后来林黛玉的种种超凡脱俗的表现,包括和贾宝玉的情感;二是可以看出贾敏历来是以娘家为荣的,而且在世时更是对女儿林黛玉灌输了很多关于贾府的事情,当然我相信也包括对林黛玉的教诲,使林黛玉形成了和她相似的思想认识。
由此,我们同样可以反推,当贾政还是年轻的公子哥时,当贾敏还是深得贾母宠爱的贾府千金小姐时,这兄妹俩也是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这里面是有相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基础的,恰如同现在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兄妹,所不同者,在于昔日的亲兄妹变成了如今的表兄妹,而进一步发展的爱情和婚姻也就变成了可能。所以,那种两个人一见面就很“面熟”的感觉也并非曹雪芹的“唯心”和故弄玄虚,还是有深层基础的,那就是因为父辈教育培养的缘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世界观、价值观天然的非常相近,甚至还因为一种血亲的天然遗传的基因的缘故也未可知呢。
第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精心安排”的。
且看贾母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生活安排,刚到时是:当下奶娘来问黛玉房舍,贾母便说:“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里,把你林姑娘暂且安置在碧纱厨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给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又何必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呢?”贾母想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馀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到后来则是:“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就是宝玉黛玉二人的亲密友爱,也较别人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显然这样的安排是贾母的精心安排,套用一句话,那就是“爱情从娃娃抓起”了,呵呵。至于贾母为何要从小培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我已经在拙文《贾母为何力主贾宝玉林黛玉结合》、《贾母王夫人关于贾宝玉婚姻的争斗》中说过,不再赘述。
第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在贾母的精心策划下成为一种“习惯”。
什么样的爱情最长久?是山崩地裂电闪雷鸣式的?不是,是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爱情,是当爱情成为一种生存习惯的时候。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是这样一种习惯性的爱情。这一方面有赖于从小的感情培养,也有赖于二人的相互了解。我们看到,在薛宝钗来之后,面对金玉良缘的传言,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有挣扎有争吵的,但是,当二人真正了解之后,误解消失了,信任建立了,二人能够平心静气的对待了,后来,即使是贾宝玉祭奠晴雯的行为林黛玉也是理解和支持的了,并亲自帮他修改悼文。而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不再争吵,有的只是细微的体贴和关怀,一个眼神一句问候,足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爱情已经成为生活,成为习惯。正是这样的习惯,使林黛玉在感到不能和贾宝玉结婚时绝望的选择自尽,也使得贾宝玉即使在和薛宝钗结婚后依然不能摆脱和林黛玉在一起的习惯,他由于和林黛玉的习惯性爱情而不适应和薛宝钗的婚姻生活,最终选择了出家和离开。也就是说,贾宝玉的生活,缺少了林黛玉的爱情,已经不习惯,于是,他决定活在过去的习惯爱情的记忆里,了此残生。
第七,金玉良缘的阴谋反而加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也许,这是金玉良缘阴谋的始作俑者王夫人和薛姨妈所始料不及的(见拙文《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我们看到金玉良缘确实折磨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经历过这种考验之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彼此的心结彻底打开了,他们更加相知相惜了,可以说,正是金玉良缘阴谋的反作用,加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坚贞不屈的爱情。
第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有强大舆论支持的。
从林黛玉到贾府时贾母的安排,到贾母对金玉良缘阴谋的粉碎(见拙文《《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金玉良缘》),再到王熙凤受贾母指示的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要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的放话,再到贾府上下尽知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再过两三年就要成婚的传言(见拙文《贾母王夫人关于贾宝玉婚姻的争斗》),应该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除了父辈的原因还有舆论的外部原因。
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说一切培育伟大爱情的土壤都有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要想不惊世骇俗要想不空前绝后都难啊!而也只有在了解了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在林黛玉死后、为何在与优秀的薛宝钗结婚之后贾宝玉仍然不能忘记林黛玉,仍然要选择出家、选择一个人孤寂的怀念着林黛玉终老一生!而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伟大的纯洁的不老的爱情呀!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以“青梅竹马”作为基础的。
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林黛玉到贾府的时候应该是7岁左右,而贾宝玉大林黛玉1岁,应该是8岁左右,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就是从这个年纪开始耳鬓厮磨朝夕相处的。而这个年纪,正是所谓“青梅竹马”的年纪。而从二人相见的情形来看,好感和相互欣赏在一见面就显露出来了。一般来说,这种自小就相知相惜而培养起来的感情是比正常的感情要深厚得多的。
其次,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一见钟情式的爱情。
大家一定记得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小说虽然没有很明确说两人一见钟情,毕竟年纪尚小,但彼此的好感是确实无疑的了。林黛玉见到贾宝玉时是“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而贾宝玉则更加直接,马上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并进一步解释道:“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后来,贾宝玉还因为林黛玉没有玉而撒气砸玉,表现出了强烈的想和林黛玉一摸一样而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的心情。这种感情,对于他们那种七八岁的年纪,其实就已经是一见钟情了。
第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爱情。
贾宝玉其实是一个多情的人,对很多女孩子表达过好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最牵挂的始终是林黛玉,为什么?除了青梅竹马和一见钟情以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两人的思想认识是高度统一的,都是有“出世倾向”的,都对当时的政治经济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厌倦和反感。这就是当史湘云劝贾宝玉要好好读书时贾宝玉生气撵她走,并称赞林妹妹从来不会说这种混账话的原因。有一见钟情的欣赏,有青梅竹马的感情,再有志同道合的价值取向,这样的爱情还会有什么裂痕呢?
第四,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志同道合”是有历史渊源的。
如果我们细细考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父亲贾政和母亲贾敏的情况,就会发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这种感情是有历史渊源的。所谓“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其实,是因为这个儿子或这个女儿继承了父亲和母亲太多的东西,包括情感取向。
先看关于贾政的描述,有这么一些话:“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且素性潇洒,不以俗事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 “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
这些并不起眼的描写其实在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今日的贾宝玉其实就是过去的贾政。贾宝玉的善良、贾宝玉的喜欢琴棋书画、贾宝玉喜欢诗酒放诞、甚至贾宝玉的唯美倾向都是从他老子贾政那里继承过来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反推出当初贾政年轻时的情形了。
再看关于贾敏的描述:“怪道我这女学生(林黛玉)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度其母(贾敏)不凡,故生此女,今知为荣府之外孙,又不足罕矣!” “这黛玉尝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这两段话对于贾敏的描述比贾政更加简略,但还是可以看出,一是林黛玉的不凡是继承了母亲贾敏的不凡,而这“不凡”就包括了后来林黛玉的种种超凡脱俗的表现,包括和贾宝玉的情感;二是可以看出贾敏历来是以娘家为荣的,而且在世时更是对女儿林黛玉灌输了很多关于贾府的事情,当然我相信也包括对林黛玉的教诲,使林黛玉形成了和她相似的思想认识。
由此,我们同样可以反推,当贾政还是年轻的公子哥时,当贾敏还是深得贾母宠爱的贾府千金小姐时,这兄妹俩也是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这里面是有相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做基础的,恰如同现在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兄妹,所不同者,在于昔日的亲兄妹变成了如今的表兄妹,而进一步发展的爱情和婚姻也就变成了可能。所以,那种两个人一见面就很“面熟”的感觉也并非曹雪芹的“唯心”和故弄玄虚,还是有深层基础的,那就是因为父辈教育培养的缘故,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世界观、价值观天然的非常相近,甚至还因为一种血亲的天然遗传的基因的缘故也未可知呢。
第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精心安排”的。
且看贾母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生活安排,刚到时是:当下奶娘来问黛玉房舍,贾母便说:“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里,把你林姑娘暂且安置在碧纱厨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给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又何必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呢?”贾母想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馀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到后来则是:“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就是宝玉黛玉二人的亲密友爱,也较别人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显然这样的安排是贾母的精心安排,套用一句话,那就是“爱情从娃娃抓起”了,呵呵。至于贾母为何要从小培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我已经在拙文《贾母为何力主贾宝玉林黛玉结合》、《贾母王夫人关于贾宝玉婚姻的争斗》中说过,不再赘述。
第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在贾母的精心策划下成为一种“习惯”。
什么样的爱情最长久?是山崩地裂电闪雷鸣式的?不是,是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爱情,是当爱情成为一种生存习惯的时候。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是这样一种习惯性的爱情。这一方面有赖于从小的感情培养,也有赖于二人的相互了解。我们看到,在薛宝钗来之后,面对金玉良缘的传言,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有挣扎有争吵的,但是,当二人真正了解之后,误解消失了,信任建立了,二人能够平心静气的对待了,后来,即使是贾宝玉祭奠晴雯的行为林黛玉也是理解和支持的了,并亲自帮他修改悼文。而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不再争吵,有的只是细微的体贴和关怀,一个眼神一句问候,足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爱情已经成为生活,成为习惯。正是这样的习惯,使林黛玉在感到不能和贾宝玉结婚时绝望的选择自尽,也使得贾宝玉即使在和薛宝钗结婚后依然不能摆脱和林黛玉在一起的习惯,他由于和林黛玉的习惯性爱情而不适应和薛宝钗的婚姻生活,最终选择了出家和离开。也就是说,贾宝玉的生活,缺少了林黛玉的爱情,已经不习惯,于是,他决定活在过去的习惯爱情的记忆里,了此残生。
第七,金玉良缘的阴谋反而加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也许,这是金玉良缘阴谋的始作俑者王夫人和薛姨妈所始料不及的(见拙文《金玉良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我们看到金玉良缘确实折磨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经历过这种考验之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彼此的心结彻底打开了,他们更加相知相惜了,可以说,正是金玉良缘阴谋的反作用,加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坚贞不屈的爱情。
第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有强大舆论支持的。
从林黛玉到贾府时贾母的安排,到贾母对金玉良缘阴谋的粉碎(见拙文《《红楼梦》中贾母如何破金玉良缘》),再到王熙凤受贾母指示的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要林黛玉嫁给贾宝玉的放话,再到贾府上下尽知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再过两三年就要成婚的传言(见拙文《贾母王夫人关于贾宝玉婚姻的争斗》),应该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除了父辈的原因还有舆论的外部原因。
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可以说一切培育伟大爱情的土壤都有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要想不惊世骇俗要想不空前绝后都难啊!而也只有在了解了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之后,我们才能理解为何在林黛玉死后、为何在与优秀的薛宝钗结婚之后贾宝玉仍然不能忘记林黛玉,仍然要选择出家、选择一个人孤寂的怀念着林黛玉终老一生!而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伟大的纯洁的不老的爱情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曹雪芹的人才观与金陵十二钗
下一篇:贾宝玉真的很“花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