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迎来到琪琪文学网,您可以 登陆或者 注册

贾敏生前一再向林黛玉灌输贾府知识的玄机

作者: 雪莹时间: 2014-01-13 11:29阅读: 收藏评论在线投稿
  近来几篇文章,引来几位挚友的争论,罪过。关于林黛玉初进贾府的相关情况,包括邢夫人,我还会有进一步分析,很多《红楼梦》的问题,都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解决的,需要不断深入,不断感悟,不断分析,真相才会渐渐清晰。我感到欣慰的是,这几位朋友的探讨,始终停留在就事论事、平心静气、理智冷静的层面上,虽然非非也曾发出要我调解一下的要求,但我的感觉,素质比我高,情绪控制比我强,我是动不动就会心烦的人,没有耐心,主观臆动,要向你们学习,如果我的回复也像你们这般冷静,也就不会惹那么多祸了,呵呵。所以,劝什么架呢,你们本没有吵架,多看看你们讨论,对我也是一种教育。谢谢,各位和我一样爱红楼的朋友,谢谢你们。
  至于,这个话题,即使要劝架,我也只会用文章来劝了。今天要说的这个问题,依然与此有关。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一言一行,一思一对,都没有脱离开她那个死去的娘亲、曾经的贾府第一小姐贾敏的影子。不信,我们来看看。

  1:刚进贾府的时候:“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这是第一次,一个“常听得”已经有些说明问题,就在“常听得”处有批语云“三字细”。“细”在何处?细在,这三个字,表明贾敏生前,对林黛玉的教育中,关于贾府知识的教育已经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抓,包括对贾府的总体认知和判断。而这个判断,就是“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怎么个不同?家大业大排场大,人心也大。所以,才会要求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曹雪芹的行文,在此有些含混,也可以说有些狡猾,没有表达清楚,这后面的对策是林黛玉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贾敏教的?我更愿意相信是贾敏教的,贾敏以一个在贾府生长了十多年的女孩的经验教给女儿的,在贾府生存,就要这样,不多说一句话,不多行一步路,不然人多嘴杂人心险恶,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不禁要问,贾敏生前,为何要这样教林黛玉?为何要把关于贾府的知识如此系统的教给林黛玉?这个问题先不回答,提出来,大家和我一起想。

  2:见王熙凤的时候:“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看到没有?一个“常听得”之后,又来一个“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再加之之前林黛玉见贾母时的“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可以判断出,贾敏不仅仅教给林黛玉关于贾府生存的总体认识和思路,而且也详细介绍过贾府的主要实权人物。林黛玉没见过贾母,一见便知道是外祖母,搞不好连贾母的画像贾敏也给林黛玉看过,还有王熙凤的情况,不仅仅是王熙凤了,其实涉及的是她的两个至亲舅舅家的相互之间的关联的情况了。
  说到这儿,请大家继续想,贾敏为何要这样做?难道她还没死就知道女儿将来要在贾府生存?

  3:拜见王夫人提及贾宝玉时:
  一是“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 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
  二是“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 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这里两次提到贾敏对于林黛玉关于贾府关于王夫人和贾宝玉的介绍,注意,曹雪芹在这里强调了两次林黛玉听母亲贾敏说过王夫人生的贾宝玉的情况。这个介绍,可不是简单的介绍人物关系了,而是包括特征、性情和评价了。这样的介绍,实在太详细了。一般来说,最在意的,才会详细介绍,对不对?贾敏为何如此在意贾宝玉,要特别对女儿不厌其烦的介绍一个远在千里之外,和女儿毫无干系,甚至可能一生都难得见几次的一个顽劣的小孩呢?因为贾宝玉是贾府的命根儿,深得贾母溺爱?这和远在千里的林黛玉何干?大家要好好想想,贾敏为何如此?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贾敏教给林黛玉关于贾宝玉的评价,虽然有点批评的味道,但更多的是喜爱,甚至是肯定,比如“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 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这里虽然批评,却有点小小的疼爱;比如“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这个评价,表面还是有点批评,但其实是赞扬了,赞扬贾宝玉懂得体贴女孩子,尊重女孩子,贾敏作为一个母亲,为何要对女儿灌输这样一个形象的贾宝玉?为什么?而且,贾敏描述的这个贾宝玉和王夫人描述的贾宝玉是有区别的:“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这是王夫人关于儿子贾宝玉的评价,把贾宝玉说得很可怕,这违反一个母亲的常理,那个母亲不希望说自己的孩子好?看看现实中李某某的母亲就知道了。王夫人偏说坏,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王夫人告诫林黛玉,注意那个时候,贾林二人尚未见面呢,别理睬贾宝玉,别相信贾宝玉,有这样的母亲吗?你说,把自己的儿子说的这样不堪?为什么?为了先入为主,让林黛玉讨厌贾宝玉,远离贾宝玉,为什么?答案还要我说吗?
  好了,说过王夫人,该再来说说贾敏了。贾敏也和王夫人一样,在贾林二人尚未谋面,甚至她还没死之前,就悉数灌输贾府的知识给女儿林黛玉,虽然有些批评但更是疼爱淘气的给贾宝玉定位了一个和女孩子相处极好的形象,和王夫人的反着,为什么?
  此处有一条批语,非常有意思:“不写黛玉眼中之宝玉,却先写黛玉心中已早有一宝玉矣,幻妙之至!”
  看到没有,短短一回文字,林黛玉初进贾府,就有四次说到贾敏曾经事无巨细的传授林黛玉关于贾府的知识。而且其中玄妙多多。
  好了,问题提出来了:贾敏在生前,林黛玉根本没有可能被贾府接收的情况下就向那么小的女儿林黛玉灌输贾府的知识,贾府的亲戚,贾府的表兄贾宝玉(贾府那么多表兄,贾敏为何单单重点介绍贾宝玉一个?),为什么?
  在我看来,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避祸。可是,贾敏是神仙?知道自己要死?女儿要去贾府?所以传授隐秘知识以避祸。这样说不通的。第二种是贾敏要传授女儿将来在贾府那样大户人家的生存知识,培养生存能力,因为以林家的地位,林黛玉将来肯定也是嫁给大户人家做媳妇。但是,这样一来就有毛病了。什么毛病?
  如果只是培养女儿的生存能力,你贾敏何必把贾府的一些隐秘的险恶的东西告诉女儿,何必把贾府亲戚的关系如此反反复复的讲给女儿听,何必如此在意的描述一个如果和女儿一点关系没有的表兄呢?还是往好里说?
  作为旁证,王夫人为何又极力要往坏里说呢?

  因此,第三种可能出现了。那就是,其实,不管贾敏死不死,很可能,贾母和贾敏都已经有这个意思了,将来,就让贾敏的女儿林黛玉,嫁给贾政的儿子贾宝玉了,这个意思,因为古人有指腹为婚的习俗,可以认为在贾宝玉出生一年后,林黛玉出生的时候,贾母和贾敏已经有这个意思了。这个意思,虽未挑明,王夫人是知道了或者说是猜到了,看出来了。
  但是,王夫人肯定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儿子,做娘的也有自己的打算,很明显,王夫人不赞同这样,嘴上不敢说,心里却这样想。
  所以呀,可以这么说,不管林如海、贾敏早逝与否,即使林黛玉父母双全,她这个贾府媳妇的命呀,是早已经注定了的。其实林黛玉如果父母健在,这个婚姻会更好成。贾府收养林黛玉之后,反而有很多礼节上的麻烦,比如不能明确贾林婚事,一旦定亲,林黛玉就不能住在贾府,必须搬出去另住,贾母焉能放心?
  所以,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我觉的关于贾林婚姻的真相越来越清晰了。贾林的婚姻,其实是贾母和贾敏很早就有意的了。而王夫人心里是不赞同的,她有自己的算盘。
  这就是贾敏一死,贾母就立即接林黛玉来住的真正原因,也是她让林黛玉和贾宝玉异常亲近而不加阻拦的原因,也是她哭骂贾林是一对聚首的冤家的原因;也是贾敏早在林黛玉四、五岁,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就把关于贾府的知识当作一种生存能力教授给女儿的真正原因,因为在她看来,女儿迟早要嫁入贾府做媳妇,而且嫁的就是那个体贴女孩子的贾宝玉;更是王夫人一见林黛玉就要摆谱、要设套,要告诫林黛玉远离贾宝玉,抹黑贾宝玉的原因,因为王夫人嘴上不说,但由婆婆和小姑子来控制儿子贾宝玉的婚姻,王夫人心有不甘呐。
  这就是贾敏生前异乎寻常的热情的向只有四五岁的女儿林黛玉灌输贾府生存思路、生存知识、生存礼仪的真正的原因所在,一个迟早是贾府媳妇的女儿,还是早做功课的好。
  那样的话,正如我分析过的贾母内心隐秘的女儿情结,贾敏,这个贾府第一千金,将把女儿再次送入贾府成为第一媳妇,而贾母,也将迎来最疼爱最在意的女儿的女儿的回归,实现她那浓得化不开的带有浓重的血亲色彩的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其实,王夫人的反对也源于此,她也有她的亲人,她也想她的儿子和她的亲人结合,这个人虽然当时暂时不是薛宝钗,薛宝钗专心选秀呢,但,即便还没选定薛宝钗,王夫人也是反对的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