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的随笔集《世界将我包围》有一篇《尼姑原来是女人》,里面有这样一个段子,智通禅师得道后竟悟出“尼姑原来是女人”这样深刻的道理,让我辈生来就知道尼姑是女人的俗众笑痛了肚子,我在别处听说过另外一个段子与林夕的段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某方丈在即将圆寂之际告诉小和尚们,说他这辈子没什么遗憾,除了没见过女人的那地方,小和尚们赶紧下山,拉来民女一枚,让老方丈一睹为快,老方丈在咽气前感叹:原来那地方和尼姑的长得没什么两样。这样说来,这位老方丈虽然要圆寂,但终究还是有所放不下。这两位高僧会做出让芸芸众生都会觉得可笑的举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听过林夕所讲的道理:“更高明更幸福的,是悟都不用悟,连铁鞋都不曾穿上。”
提到华语乐坛,林夕无论如何是一个跳不过去的名字,他以海量同时高质量的词作而闻名,港台、大陆受益于他的歌手可以列一个长长的清单,他在华语乐坛如此出名以至于人们往往会忘了,他曾经是香港大学文学院的高才生,写文章也是他的拿手好戏,目前他已经出了二十来本书,《世界将我包围》就是其中的一本。
让人奇怪地是,写起文章的林夕一改词作者唯美、缠绵的文风,在他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林夕理性、犀利的一面,他关心的事很多,而不只是歌词里的那些情情爱爱,所以他会有“世界将我包围”的感觉。
林夕所称的“世界”大概是指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发生的事件,所接触的人和事以及这个由人组成的世界存在的种种谬误,在他看来,正是这些谬误让人不轻松、不快乐,而不快乐的原因,就是因为太“执”,他的这些看法,不知与他笃信佛教有关。
在林夕所写的情歌歌词里有太多的纠结、犹豫、徘徊、缠绵,但作为社会观察者的林夕对那些总是纠结的、没有主见的人如果谈不上厌恶至少是不以为然的,比如他对那些总靠“幸福指数调查”得出自己是否幸福的人,对那些总是喜欢征求别人意见的人,对那些一再解释自己的人,颇不感冒,他说:“幸福本来无须别人评断,不幸而自觉幸福的也用不着旁人提醒幸福应该是怎样的。”
我很想知道林夕这样在歌词里写尽了人的生死爱欲的人是怎么来看看待死亡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的,他确实没有上我失望,他对他的朋友很在意人死后有没有在报纸的显著版面发表讣告不以为然,对那些花大价钱给那些逝去的长辈买块墓地的做法也不以为然,他认为以其厚葬那些长辈,不如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葬礼有天葬土葬火葬,肉身的下场只有一种,那就是与逝者无关,骨灰或放于盂内,或撒于大海,终于不会得到孝子再摸它一把,何以独厚于龛场而薄大海?”,他虽然不过是在重复庄子的生死观,但对于那些把葬礼当成一场表演的人无疑颇有些忠言以告的意思。
我们生活于这个拥挤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不满,我们不满有毒食品、环境污染、城市里渐渐消失的蝴蝶、旅游景点的人头攒动、数不清的商业广告、无端的造访,但我们恰恰忘了,很多的时候我们是造成所有这些弊端的“共犯”,如何减少这些弊端,林夕给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做“共犯”,比如,对一些旅游景点只需“心向往之”即可:“就让我们都练习在文字里重组向往的天地吧,让不属于我的地方荒废,要想象力里活化。”
林夕生活在香港这个自由世界里,却在时刻关注着大陆的热点事件,比如他对那个发表“没有四千万以后别来见我”名言的教授,对大陆的拜金主义、对大陆是否保护方言之争的关注使我们觉得他其实不是生活在香港,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时刻与我们同甘苦共患难、同呼吸共命运,它借大亚湾事件对大陆某些地方政府以“维稳”为借口“捂盖子”的做法表达了强烈的愤慨:“知道,才能理性地心理踏实,想让我们回复到鲁迅所说的密室里昏睡致死,太迟了,我们都醒过来了。”
林夕的《世界将我包围》所涉及的人和事,几乎没有什么重大事件以及不平凡的人,那些人,那些事,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能遭遇,所以尽管他的观点不一定是高甄瓦瓴的真知卓见,但时时引发我们的同感是一点问题没有。总的来说,这本书里的这些文章文风比较严肃,但不时地我们也会见识到林夕的俏皮,比如他从昂山素季那里偷来,称这个社会上那些“坏人们”为“学得得不够快的人”,然后不忘嘲讽他们与自嘲一番:“掠夺者窃国者,你们还在牙牙学说一话,而我们这批毕业生,才是安坐在人生的金字塔上,耐心地等你们高攀,这样想,多爽。”
某方丈在即将圆寂之际告诉小和尚们,说他这辈子没什么遗憾,除了没见过女人的那地方,小和尚们赶紧下山,拉来民女一枚,让老方丈一睹为快,老方丈在咽气前感叹:原来那地方和尼姑的长得没什么两样。这样说来,这位老方丈虽然要圆寂,但终究还是有所放不下。这两位高僧会做出让芸芸众生都会觉得可笑的举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听过林夕所讲的道理:“更高明更幸福的,是悟都不用悟,连铁鞋都不曾穿上。”
提到华语乐坛,林夕无论如何是一个跳不过去的名字,他以海量同时高质量的词作而闻名,港台、大陆受益于他的歌手可以列一个长长的清单,他在华语乐坛如此出名以至于人们往往会忘了,他曾经是香港大学文学院的高才生,写文章也是他的拿手好戏,目前他已经出了二十来本书,《世界将我包围》就是其中的一本。
让人奇怪地是,写起文章的林夕一改词作者唯美、缠绵的文风,在他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林夕理性、犀利的一面,他关心的事很多,而不只是歌词里的那些情情爱爱,所以他会有“世界将我包围”的感觉。
林夕所称的“世界”大概是指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发生的事件,所接触的人和事以及这个由人组成的世界存在的种种谬误,在他看来,正是这些谬误让人不轻松、不快乐,而不快乐的原因,就是因为太“执”,他的这些看法,不知与他笃信佛教有关。
在林夕所写的情歌歌词里有太多的纠结、犹豫、徘徊、缠绵,但作为社会观察者的林夕对那些总是纠结的、没有主见的人如果谈不上厌恶至少是不以为然的,比如他对那些总靠“幸福指数调查”得出自己是否幸福的人,对那些总是喜欢征求别人意见的人,对那些一再解释自己的人,颇不感冒,他说:“幸福本来无须别人评断,不幸而自觉幸福的也用不着旁人提醒幸福应该是怎样的。”
我很想知道林夕这样在歌词里写尽了人的生死爱欲的人是怎么来看看待死亡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的,他确实没有上我失望,他对他的朋友很在意人死后有没有在报纸的显著版面发表讣告不以为然,对那些花大价钱给那些逝去的长辈买块墓地的做法也不以为然,他认为以其厚葬那些长辈,不如在他们还活着的时候好好对待:“葬礼有天葬土葬火葬,肉身的下场只有一种,那就是与逝者无关,骨灰或放于盂内,或撒于大海,终于不会得到孝子再摸它一把,何以独厚于龛场而薄大海?”,他虽然不过是在重复庄子的生死观,但对于那些把葬礼当成一场表演的人无疑颇有些忠言以告的意思。
我们生活于这个拥挤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不满,我们不满有毒食品、环境污染、城市里渐渐消失的蝴蝶、旅游景点的人头攒动、数不清的商业广告、无端的造访,但我们恰恰忘了,很多的时候我们是造成所有这些弊端的“共犯”,如何减少这些弊端,林夕给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做“共犯”,比如,对一些旅游景点只需“心向往之”即可:“就让我们都练习在文字里重组向往的天地吧,让不属于我的地方荒废,要想象力里活化。”
林夕生活在香港这个自由世界里,却在时刻关注着大陆的热点事件,比如他对那个发表“没有四千万以后别来见我”名言的教授,对大陆的拜金主义、对大陆是否保护方言之争的关注使我们觉得他其实不是生活在香港,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时刻与我们同甘苦共患难、同呼吸共命运,它借大亚湾事件对大陆某些地方政府以“维稳”为借口“捂盖子”的做法表达了强烈的愤慨:“知道,才能理性地心理踏实,想让我们回复到鲁迅所说的密室里昏睡致死,太迟了,我们都醒过来了。”
林夕的《世界将我包围》所涉及的人和事,几乎没有什么重大事件以及不平凡的人,那些人,那些事,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可能遭遇,所以尽管他的观点不一定是高甄瓦瓴的真知卓见,但时时引发我们的同感是一点问题没有。总的来说,这本书里的这些文章文风比较严肃,但不时地我们也会见识到林夕的俏皮,比如他从昂山素季那里偷来,称这个社会上那些“坏人们”为“学得得不够快的人”,然后不忘嘲讽他们与自嘲一番:“掠夺者窃国者,你们还在牙牙学说一话,而我们这批毕业生,才是安坐在人生的金字塔上,耐心地等你们高攀,这样想,多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哲学?
下一篇:亲爱的邦尼,亲爱的女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