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的众女孩中,有一个是始终被大家忽略的。但这个人在我看来,却是非同一般。她就像一个有着一颗“剔透玲珑的心”的小人儿,冷眼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亲人、家人们如何勾心斗角、追名逐利甚至狼狈为奸。最终,她看透了这一切,也厌恶了这一切,毅然选择了独自清净和古佛青灯。这个人就是贾府四姐妹中最小最冷也最聪慧的惜春。
关于惜春的描写,实在太少。就连她的出场,也是寥寥数语:“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我相信,很多朋友就是因为这句话的“误导”而忽视了贾惜春的。但是,描写得少,却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不然,惜春何以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呢?
有一句俗话,叫:人小心大。这句话,很多时候是带有贬义的。但我理解,这却未必就是贬义,难说还带有一丝无奈的哀痛呢?这里的“心大”,既有聪慧早熟的意思,也有美好愿景的意思。而在我看来,贾惜春原本是聪慧早熟而又有着美好愿景的。
性急的朋友先不要说我一厢情愿。虽然关于贾惜春的正面描写实在太少,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贾惜春的爱好中探寻她内心深处的世界。
大家一定记得,贾惜春不爱诗歌爱画画。在我看来,一个爱画画的人,心中一定是有爱的,而且是那种深沉无声的爱。正因为爱,才要把自己喜欢的一切都画出来,保存下来;正因为爱得深沉,才不是选择诗歌或者是表白,而是选择默默的绘画。所以关于贾惜春的内心世界,我以为和她其他的三个姐妹以及林黛玉、薛宝钗一样都是美好的,都是曾经怀有美好的憧憬的,这方面的话题,其实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红楼梦》“四春”新解》中就已经涉及到了。
而且,这种判断是可以从惜春画画的事情上得到证明的。因为刘姥姥的到来,贾母要惜春把大观园画出来,还要有人物,这可让惜春犯难了。因为正像薛宝钗所说,惜春“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这就证明了贾惜春并不是专攻画画,画画只是她寄托情思抒发胸臆的一个手段而已。而在中国画中,写意洒脱奔放不拘一格,也是最能体现画者情愫和胸怀的一个画种。看来,贾惜春这个小女孩,骨子里也是有多愁善感的气质。那种工笔式的亭台楼阁的画法既不是惜春所长,也不是惜春所爱。难怪,惜春在接受了画大观楼的任务后要闷闷不乐了呢。
但是,后来,贾惜春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如大家所说的“冷” 了呢?
答案就在她的一场罕见的与她的嫂子贾珍的媳妇尤氏的争吵。这场争吵,发生在秦可卿死后,发生在查抄大观园的时候,发生在她的小丫鬟被牵连的时候。这场争吵,不仅可以找到贾惜春变“冷”的原因,还可以看出贾惜春的聪慧早熟来。而这二者,其实是互为条件的。
请看小说第七十四回发生的这段争吵。在查抄大观园的时候,从惜春的贴身丫鬟入画箱子里搜出了很多金银财宝和男人的衣物,后来证实是贾珍赏给入画的哥哥,而哥哥怕被爱赌钱的叔叔婶子糟蹋了,所以偷偷送到入画这里保存。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情。可是,惜春的反应却异常激烈。先是强烈要求王熙凤严惩入画,把入画带走;后来又叫来嫂子尤氏,要求把入画带走;而且任凭入画怎么求情、王熙凤尤氏怎么劝说都没用,表现得非常冷酷和无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惜春和尤氏有一段争吵。而这段争吵,有两段话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第一段是: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叫凤姐姐带了他去,又不肯。今日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跪地哀求,百般苦告。尤氏和奶妈等人也都十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下次再不敢的。看他从小儿伏侍一场。”谁知惜春年幼,天性孤僻,任人怎说,只是咬定牙,断乎不肯留着。更又说道:“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闻得多少议论,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尤氏道:“谁敢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好躲是非的,我反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况且古人说的,‘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以后你们有事好歹别累我。”
第二段是: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尤氏道:“可知你真是个心冷嘴冷的人。”惜春道:“怎么我不冷!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只是今日惜春分中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天。
请注意这两段话,其实大有玄机。惜春为什么要一再说“多少议论”、“编派”、“寻是非”、“躲是非”、“保住自己”、“好歹别累我”、“带累坏了”呢?而小说又要说“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呢?尤氏心里有什么病?她怕什么?
如果看过拙文《揭秘“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真相》的就应该知道,惜春和尤氏在这里打哑谜一般争吵的事情就是贾珍与秦可卿通奸导致秦可卿之死的事情,这就是尤氏心里的“病”,也是惜春所说的“是非”。却原来,惜春作为贾珍的“胞妹”,作为秦可卿的小姑,是知道这件事的,而且是以这件事情为耻的。也正是这件事,给予了惜春巨大的打击,让她看透了所谓亲情、感情,从而性情大变,看破红尘。因此,她才会在查抄大观园发现入画箱子里的金银财宝和男人的衣裤时感觉到“害怕”,才会一再要求把入画带走,敢情,哥哥的丑事给这个小女孩的心灵留下了可怕的“做丑事”的烙印!也因此,惜春借这个机会和嫂嫂大闹一场,撵走了入画,并且公开声明和宁国府从此断绝关系。这个聪慧的女孩,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而已!
而她对于入画的无情,却也是看似无情却有情的。为什么?
因为贾惜春已经预感到,在不久的将来,哥哥贾珍和秦可卿的丑事是要东窗事发的。惜春看见入画身边的东西为什么害怕?不是因为这些东西,而是因为入画的哥哥就是贾珍的贴身小厮,是心腹,她是因为这个才害怕的。可见,哥哥丑事被揭发的噩梦一直在折磨着这个姑娘,而惜春之所以要撵走入画,除了要与宁国府断绝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入画的哥哥与她的哥哥,也就是贾珍的关系密切,说不定会把自己连累进去。所以她只得不顾入画和自己的感情,狠心要撵走入画。正像她所说的“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这其中,已经把惜春内心的矛盾、痛苦、恐惧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也只有那些尚不醒悟的人,才会如尤氏一般说惜春“心冷口冷心狠意狠”了。
更何况,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惜春撵走入画,倒未必就是害入画,是对入画好也未可知。因为在惜春看来,自己保不定就被牵连在哥哥贾珍的丑事中去了,自己尚且不保,何必要连累入画呢?入画被撵走,或者被配个小子,或者卖掉,或许结局还更好,总比将来被充入官中或者下狱要好很多。考虑到这一层,我们能说惜春是个无情的人吗?那只是表面无情其实有情而已。
贾惜春,一个大家闺秀,一个曾经拥有美好人生理想的女孩,就这样被贾府的丑恶黑暗窒息而死了。她的心在贾珍与秦可卿的丑事之中被折磨死了。从此,她只想保住自己的清白,只想出家为尼了,因为,这个聪慧早熟的女孩,已经隐隐约约看到了贾府不可挽回的衰败的未来!
也因此,贾惜春的一生,相伴古佛青灯,虽然寂寞,倒也保住了清白!
关于惜春的描写,实在太少。就连她的出场,也是寥寥数语:“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我相信,很多朋友就是因为这句话的“误导”而忽视了贾惜春的。但是,描写得少,却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不然,惜春何以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呢?
有一句俗话,叫:人小心大。这句话,很多时候是带有贬义的。但我理解,这却未必就是贬义,难说还带有一丝无奈的哀痛呢?这里的“心大”,既有聪慧早熟的意思,也有美好愿景的意思。而在我看来,贾惜春原本是聪慧早熟而又有着美好愿景的。
性急的朋友先不要说我一厢情愿。虽然关于贾惜春的正面描写实在太少,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贾惜春的爱好中探寻她内心深处的世界。
大家一定记得,贾惜春不爱诗歌爱画画。在我看来,一个爱画画的人,心中一定是有爱的,而且是那种深沉无声的爱。正因为爱,才要把自己喜欢的一切都画出来,保存下来;正因为爱得深沉,才不是选择诗歌或者是表白,而是选择默默的绘画。所以关于贾惜春的内心世界,我以为和她其他的三个姐妹以及林黛玉、薛宝钗一样都是美好的,都是曾经怀有美好的憧憬的,这方面的话题,其实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红楼梦》“四春”新解》中就已经涉及到了。
而且,这种判断是可以从惜春画画的事情上得到证明的。因为刘姥姥的到来,贾母要惜春把大观园画出来,还要有人物,这可让惜春犯难了。因为正像薛宝钗所说,惜春“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这就证明了贾惜春并不是专攻画画,画画只是她寄托情思抒发胸臆的一个手段而已。而在中国画中,写意洒脱奔放不拘一格,也是最能体现画者情愫和胸怀的一个画种。看来,贾惜春这个小女孩,骨子里也是有多愁善感的气质。那种工笔式的亭台楼阁的画法既不是惜春所长,也不是惜春所爱。难怪,惜春在接受了画大观楼的任务后要闷闷不乐了呢。
但是,后来,贾惜春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子为什么会变得如大家所说的“冷” 了呢?
答案就在她的一场罕见的与她的嫂子贾珍的媳妇尤氏的争吵。这场争吵,发生在秦可卿死后,发生在查抄大观园的时候,发生在她的小丫鬟被牵连的时候。这场争吵,不仅可以找到贾惜春变“冷”的原因,还可以看出贾惜春的聪慧早熟来。而这二者,其实是互为条件的。
请看小说第七十四回发生的这段争吵。在查抄大观园的时候,从惜春的贴身丫鬟入画箱子里搜出了很多金银财宝和男人的衣物,后来证实是贾珍赏给入画的哥哥,而哥哥怕被爱赌钱的叔叔婶子糟蹋了,所以偷偷送到入画这里保存。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情。可是,惜春的反应却异常激烈。先是强烈要求王熙凤严惩入画,把入画带走;后来又叫来嫂子尤氏,要求把入画带走;而且任凭入画怎么求情、王熙凤尤氏怎么劝说都没用,表现得非常冷酷和无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惜春和尤氏有一段争吵。而这段争吵,有两段话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第一段是: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叫凤姐姐带了他去,又不肯。今日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跪地哀求,百般苦告。尤氏和奶妈等人也都十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下次再不敢的。看他从小儿伏侍一场。”谁知惜春年幼,天性孤僻,任人怎说,只是咬定牙,断乎不肯留着。更又说道:“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闻得多少议论,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尤氏道:“谁敢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好躲是非的,我反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况且古人说的,‘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够了,以后你们有事好歹别累我。”
第二段是: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尤氏道:“可知你真是个心冷嘴冷的人。”惜春道:“怎么我不冷!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只是今日惜春分中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天。
请注意这两段话,其实大有玄机。惜春为什么要一再说“多少议论”、“编派”、“寻是非”、“躲是非”、“保住自己”、“好歹别累我”、“带累坏了”呢?而小说又要说“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呢?尤氏心里有什么病?她怕什么?
如果看过拙文《揭秘“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真相》的就应该知道,惜春和尤氏在这里打哑谜一般争吵的事情就是贾珍与秦可卿通奸导致秦可卿之死的事情,这就是尤氏心里的“病”,也是惜春所说的“是非”。却原来,惜春作为贾珍的“胞妹”,作为秦可卿的小姑,是知道这件事的,而且是以这件事情为耻的。也正是这件事,给予了惜春巨大的打击,让她看透了所谓亲情、感情,从而性情大变,看破红尘。因此,她才会在查抄大观园发现入画箱子里的金银财宝和男人的衣裤时感觉到“害怕”,才会一再要求把入画带走,敢情,哥哥的丑事给这个小女孩的心灵留下了可怕的“做丑事”的烙印!也因此,惜春借这个机会和嫂嫂大闹一场,撵走了入画,并且公开声明和宁国府从此断绝关系。这个聪慧的女孩,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而已!
而她对于入画的无情,却也是看似无情却有情的。为什么?
因为贾惜春已经预感到,在不久的将来,哥哥贾珍和秦可卿的丑事是要东窗事发的。惜春看见入画身边的东西为什么害怕?不是因为这些东西,而是因为入画的哥哥就是贾珍的贴身小厮,是心腹,她是因为这个才害怕的。可见,哥哥丑事被揭发的噩梦一直在折磨着这个姑娘,而惜春之所以要撵走入画,除了要与宁国府断绝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入画的哥哥与她的哥哥,也就是贾珍的关系密切,说不定会把自己连累进去。所以她只得不顾入画和自己的感情,狠心要撵走入画。正像她所说的“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这其中,已经把惜春内心的矛盾、痛苦、恐惧和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也只有那些尚不醒悟的人,才会如尤氏一般说惜春“心冷口冷心狠意狠”了。
更何况,如果从这个层面来看,惜春撵走入画,倒未必就是害入画,是对入画好也未可知。因为在惜春看来,自己保不定就被牵连在哥哥贾珍的丑事中去了,自己尚且不保,何必要连累入画呢?入画被撵走,或者被配个小子,或者卖掉,或许结局还更好,总比将来被充入官中或者下狱要好很多。考虑到这一层,我们能说惜春是个无情的人吗?那只是表面无情其实有情而已。
贾惜春,一个大家闺秀,一个曾经拥有美好人生理想的女孩,就这样被贾府的丑恶黑暗窒息而死了。她的心在贾珍与秦可卿的丑事之中被折磨死了。从此,她只想保住自己的清白,只想出家为尼了,因为,这个聪慧早熟的女孩,已经隐隐约约看到了贾府不可挽回的衰败的未来!
也因此,贾惜春的一生,相伴古佛青灯,虽然寂寞,倒也保住了清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谁是《红楼梦》中最清醒的丫鬟?
下一篇:谁是《红楼梦》中的替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