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迎来到琪琪文学网,您可以 登陆或者 注册

儿女与父母关系的五个阶段

作者: 空谷幽兰时间: 2014-01-01 17:59阅读: 收藏评论在线投稿
  古今中外的人类关系中,儿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一切关系中的根本。如果不能敬父母,又怎能敬别人;如果不能爱父母,又怎能爱兄弟;如果不能懂父母,又怎能懂朋友。所以说儿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核心,这种关系在不同年龄段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按照十二年一轮回的说法,试着将不同的年龄段与父母的关系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婴儿呱呱落地到十二岁之间。这个时期孩子在父母的心中就是龙、就是凤,觉得自己的孩子比普天下任何人的孩子都好、都聪明。孩子也认为父母是最高大的,是无所不能的。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绝对的地位,孩子“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这个阶段是父母和儿女都很快乐的黄金时期。
  第二阶段,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生理上逐渐成熟,可是心理上还是孩子。他不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总是以为父母这也管、那也管而产生了叛逆心里。不懂得担当,不懂得和父母沟通,不知道自己的叛逆会伤父母的心。父母这时才明白,自己的孩子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尤其是咽苦吐甘,母苦儿未见,使得父母泪往腹中流。但是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好,父母依旧期望儿女能出人头地,这是“望子成龙”阶段。
  第三阶段,从二十四岁到三十六岁之间。这个时期儿女开始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自己忙得不亦乐乎,早把父母忘到九霄云外了,这是父母最伤心的时候。别说在外地的儿女了,就是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也会以工作忙、压力大为借口,很少有主动回家看看的。他们只会在捉襟见肘时想到父母;在激烈的竞争、攀比中想到父母。我的父母怎么不是大官?我的父母怎么不是大款?这是“望父成龙”阶段。
  第四阶段,从三十六岁到四十八岁之间。这个时期角色在转换,以前是给父母做儿女,现在给儿女做父母。在多年的养儿、育儿中才体验到“儿劳母不安”的心情。然而这个时期是很无奈的,儿女尚未成人需要全心呵护;父母风烛残年需要全力照顾。俗话说: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这时想起了自己做儿女时的种种不是,想把自身的感触讲给儿女听时,儿女已经不听你那老一套了,有了新的代沟。这是有心无力阶段。
  第五阶段是四十八岁之后。这时候半生走过来,尝尽了人间冷暖,历尽了世态沧桑,已深深体会到了亲情之重。然而,有的父母已是阴阳两隔,使你尽孝无门;有的父母病痛缠身,羸卧残阳,只能感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了。
  儿女与父母的关系中,问题往往出在儿女一方。大多儿女不能真正懂得怎样尽孝,其实尽孝由“孝”和“顺”两部分组成。孝是物质上的,要父母吃的好,住的暖,等等;顺是精神上的,要顺从父母意志,以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说些贴心、暖心的话,使父母心情愉快。每个儿女都知道孝顺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忽视了孝顺应该从当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哪怕一个电话、一个问候,父母都会倍感欣慰。尽孝不能等待,如果错过了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时期,那留给自己的只有“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 下一篇: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