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尚在隆中之时就已经成亲了。
按说,像诸葛亮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学贯古今的大帅哥,娶一个“白富美”之类的应该不成问题。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诸葛亮不仅没有娶到“白富美”,反而娶了一个相貌极丑的女人做老婆。这个女人,就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闺女黄月英。自古英雄爱美女,才子配佳人,天经地义。而诸葛亮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爱红妆爱丑女,的确是有些不可思议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对婚姻大事如此草率却又情有独钟呢,按《三国演义》中的解释就是——“此女有才”。
却说当年,黄承彦老先生曾与诸葛亮有过一面之缘。初次见面,黄承彦就十分欣赏诸葛亮的才华气度——“一见诸葛孔明而异之”。要说名士就是名士,做起事来也是不同凡响,不入俗流。后来,黄承彦听说诸葛亮要娶老婆,就主动找上门来,给自己的闺女作起了大媒。一见面,黄承彦就开门见山地说:“闻君择妇,吾有一丑女,黄头而色黑,才堪相配,肯容纳乎?”如此仓促的举动,一般人肯定难以接受。不料想,诸葛亮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忻然而娶之”。这段反常的婚姻,也由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很多人都在笑话诸葛亮。从此,民间也就有了:“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谚语。
对此,不仅当时的人不理解,即便是现代社会,也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一个男人,放着那么多的美女不要,偏偏要娶一个丑女人呢,而且又是那样的不假思索,不顾名声。由此,也就引出了世人对黄承彦之女到底有多丑的种种猜测。
从黄承彦对其女的介绍上看,黄月英无论如何都是与“白富美”沾不上边的。但透过文字描述,我们却不难发现,这个所谓的“丑女”,其实也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样丑得不忍目睹。首先,黄承彦对诸葛亮说“吾有一丑女”,就不见得是其真意。从来交人交心,听话听音。黄承彦如此说,并不是为了介绍此女有多丑,反倒像是一种自谦。知识分子讲话,拐弯抹角,不足为奇。更何况,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黄承彦身为人父,怎么可能有意贬低自己的女儿呢。而“黄头而色黑”说的应是事实。按现在的理解,黄头者,头发黄而已。古人以发黑为美,不像现在,好好的黑头发偏要染黄了。尽管如此,这个黄毛丫头肯定是算不得漂亮的。“面黑”就不要说了,也就是肤色暗黑,没有光泽。除此之外,对相貌五官却未有提及。
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的悬念和想象的空间,或许黄月英的相貌还是说得过去的。至少,从来就没有关于黄月英相貌如何丑陋的文字表述。单凭“黄头而色黑”不足以证明黄月英就是彻底的丑女。以此推论,“黄承彦女儿极丑”的结论不过是后世之人的捕风捉影、妄自揣测罢了。既不够真实,也有失公允。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说诸葛亮娶了个漂亮媳妇。只不过,与其他的“白富美”相比,与诸葛亮的阳光帅气相比,黄月英略显逊色而已。事实就是,诸葛亮娶了一个不很漂亮的黄毛丫头做妻子,在外貌上与自己不是太般配。之所以一口应承,应该就是诸葛亮对此女早有耳闻——貌不出众,才学极高。这就不难理解了,像诸葛亮这样一个雄心壮志的人,是不会拘泥于儿女情长、卿卿我我的。他要做的就是“闻达于诸侯”,成就一番伟业。但处在那个群雄割据的战乱时代,仅仅娶个漂亮老婆对自己的事业又能有多大的益处呢,而“才堪相配”显然是诸葛亮更加看重和需要的,这是一种区别于常人的爱情观。
革命伴侣,从来如此。诸葛亮“忻然而娶之”,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如所料,诸葛亮的妻子不仅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内助、好帮手,不仅为诸葛亮的家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且也在诸葛亮的成功路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众所周知,诸葛亮的一生,发明众多,创造力很强,是个出了名的发明大家。但反过来想想,诸葛亮一个政务繁忙、军旅劳顿的人,怎么会有如此空闲研究这些玩意呢。
应该就是,诸葛亮的发明创造,很多来自于黄夫人的背后支持。为了丈夫前线打胜仗,自己在家潜心研究,为的就是能在可能的时候,助诸葛亮一臂之力。像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连发弩、孔明灯等等,都不应只是诸葛亮的功劳,这其中还应有黄夫人的心血。最起码,黄夫人也是参与过这些项目的研究的。只不过,为了丈夫的名誉,才心甘情愿地将发明专利冠上了诸葛亮的名号。如此看来,黄承彦所说的“才堪相配”,的确不虚。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诸葛亮名垂青史,光耀千秋,有一半得益于黄夫人背后的默默支持。问题是自古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决定了,女人是不可能走上前台的。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悖论,更像是一把刀子,毫不留情地将黄夫人的功劳一笔抹杀,没有一星半点的文字记载,倒是“丑女嫁夫”的尴尬故事,却一再传唱,成为笑谈。无论如何,都显得有失公平了。
亏得诸葛亮不为色动,不为名累,独具慧眼,才成就了一段近似“冷色调”的千古佳话。
按说,像诸葛亮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学贯古今的大帅哥,娶一个“白富美”之类的应该不成问题。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诸葛亮不仅没有娶到“白富美”,反而娶了一个相貌极丑的女人做老婆。这个女人,就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闺女黄月英。自古英雄爱美女,才子配佳人,天经地义。而诸葛亮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爱红妆爱丑女,的确是有些不可思议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对婚姻大事如此草率却又情有独钟呢,按《三国演义》中的解释就是——“此女有才”。
却说当年,黄承彦老先生曾与诸葛亮有过一面之缘。初次见面,黄承彦就十分欣赏诸葛亮的才华气度——“一见诸葛孔明而异之”。要说名士就是名士,做起事来也是不同凡响,不入俗流。后来,黄承彦听说诸葛亮要娶老婆,就主动找上门来,给自己的闺女作起了大媒。一见面,黄承彦就开门见山地说:“闻君择妇,吾有一丑女,黄头而色黑,才堪相配,肯容纳乎?”如此仓促的举动,一般人肯定难以接受。不料想,诸葛亮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忻然而娶之”。这段反常的婚姻,也由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地很多人都在笑话诸葛亮。从此,民间也就有了:“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谚语。
对此,不仅当时的人不理解,即便是现代社会,也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一个男人,放着那么多的美女不要,偏偏要娶一个丑女人呢,而且又是那样的不假思索,不顾名声。由此,也就引出了世人对黄承彦之女到底有多丑的种种猜测。
从黄承彦对其女的介绍上看,黄月英无论如何都是与“白富美”沾不上边的。但透过文字描述,我们却不难发现,这个所谓的“丑女”,其实也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样丑得不忍目睹。首先,黄承彦对诸葛亮说“吾有一丑女”,就不见得是其真意。从来交人交心,听话听音。黄承彦如此说,并不是为了介绍此女有多丑,反倒像是一种自谦。知识分子讲话,拐弯抹角,不足为奇。更何况,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黄承彦身为人父,怎么可能有意贬低自己的女儿呢。而“黄头而色黑”说的应是事实。按现在的理解,黄头者,头发黄而已。古人以发黑为美,不像现在,好好的黑头发偏要染黄了。尽管如此,这个黄毛丫头肯定是算不得漂亮的。“面黑”就不要说了,也就是肤色暗黑,没有光泽。除此之外,对相貌五官却未有提及。
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的悬念和想象的空间,或许黄月英的相貌还是说得过去的。至少,从来就没有关于黄月英相貌如何丑陋的文字表述。单凭“黄头而色黑”不足以证明黄月英就是彻底的丑女。以此推论,“黄承彦女儿极丑”的结论不过是后世之人的捕风捉影、妄自揣测罢了。既不够真实,也有失公允。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说诸葛亮娶了个漂亮媳妇。只不过,与其他的“白富美”相比,与诸葛亮的阳光帅气相比,黄月英略显逊色而已。事实就是,诸葛亮娶了一个不很漂亮的黄毛丫头做妻子,在外貌上与自己不是太般配。之所以一口应承,应该就是诸葛亮对此女早有耳闻——貌不出众,才学极高。这就不难理解了,像诸葛亮这样一个雄心壮志的人,是不会拘泥于儿女情长、卿卿我我的。他要做的就是“闻达于诸侯”,成就一番伟业。但处在那个群雄割据的战乱时代,仅仅娶个漂亮老婆对自己的事业又能有多大的益处呢,而“才堪相配”显然是诸葛亮更加看重和需要的,这是一种区别于常人的爱情观。
革命伴侣,从来如此。诸葛亮“忻然而娶之”,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正如所料,诸葛亮的妻子不仅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内助、好帮手,不仅为诸葛亮的家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且也在诸葛亮的成功路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众所周知,诸葛亮的一生,发明众多,创造力很强,是个出了名的发明大家。但反过来想想,诸葛亮一个政务繁忙、军旅劳顿的人,怎么会有如此空闲研究这些玩意呢。
应该就是,诸葛亮的发明创造,很多来自于黄夫人的背后支持。为了丈夫前线打胜仗,自己在家潜心研究,为的就是能在可能的时候,助诸葛亮一臂之力。像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连发弩、孔明灯等等,都不应只是诸葛亮的功劳,这其中还应有黄夫人的心血。最起码,黄夫人也是参与过这些项目的研究的。只不过,为了丈夫的名誉,才心甘情愿地将发明专利冠上了诸葛亮的名号。如此看来,黄承彦所说的“才堪相配”,的确不虚。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诸葛亮名垂青史,光耀千秋,有一半得益于黄夫人背后的默默支持。问题是自古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决定了,女人是不可能走上前台的。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悖论,更像是一把刀子,毫不留情地将黄夫人的功劳一笔抹杀,没有一星半点的文字记载,倒是“丑女嫁夫”的尴尬故事,却一再传唱,成为笑谈。无论如何,都显得有失公平了。
亏得诸葛亮不为色动,不为名累,独具慧眼,才成就了一段近似“冷色调”的千古佳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曹操是个“爱家好男人”